
- 公立
- 20年以上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溪山醫院(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二人民醫院),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直屬的一家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等功能于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前身為中國桂林南溪山醫院,是在周恩來總理親自關懷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原衛生部、對外經濟聯絡部、外交部于1968年在桂林組建的國家級抗美援越后方國際醫院,1976年援越任務結束后更為現名。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溪山醫院占地面積13.8萬平方米,實際開放床位2045張,職工18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418人,博士、碩士研究生294人,設有臨床科室45個,醫技科室14個,現有國家級住培專業基地17個,研究生培養學科6個,自治區級重點??疲▽W科)8個,市級重點???個。擁有磁共振Ingenia3.0TCX、PET-CT、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可視化”四維影像引導醫用直線加速器等先進醫療設備,萬元以上醫療設備總值達2.5億元。醫院大力推進“院有品牌、科有特色、人有專長”建設,現已建立心血管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3個優勢學科群,建成醫學3D打印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精準放射治療中心、PET-CT疾病分子診斷中心、“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微創外科中心等。成功開展達芬奇機器人輔助下的腔鏡微創手術等多項國內先進診療技術。是國家胸痛中心認證醫院、國家卒中中心認證醫院、衛生部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國家級流感監測網絡哨點醫院、中國心血管技術協作培訓中心選定的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技術協作單位、北京天壇醫院微創神經外科技術推廣中心、自治區衛健委授權農村兒童先天性心臟病接入及手術收治單位、自治區級產前診斷單位、廣西互聯網醫療建設慢病中心、廣西高等醫學院校A級教學醫院、桂林國家旅游綜合試驗區重點醫院、桂林市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桂林市放射診斷質量控制中心、桂林市放射診療安全示范醫院。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溪山醫院創新引領醫聯體建設,先后打造出桂林市首家緊密型醫聯體、廣西首家“3+2+1”緊密型醫聯體、廣西首家跨區域緊密型醫聯體等醫聯體模式,成為廣西醫聯體建設典范。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南溪山醫院六線作戰,派員馳援湖北、柬埔寨、科摩羅、香港、東興口岸等地疫情防控,編纂出版了抗疫學術書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拍攝的紀錄片《一個醫院的戰疫》獲評2020年度全國對外傳播十大優秀案例。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溪山醫院將始終秉承“厚德精醫大愛擔當”精神,發揚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以一流的技術和服務,做好人民健康的安全衛士,全面建成桂北醫療服務中心。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溪山醫院整形外科創立于1982年,2018年更名為燒傷整形與創面修復外科,是桂北地區最早成立整形外科的醫院。早期由廣西整形外科學的先驅,著名的整形外科專家白民任、張克勤等教授前后擔任主任,是廣西最早成立獨立整形外科專業的醫院之一。近40年來,在白民任副教授、張克勤教授、魏明教授等歷任科室領導和現任主任黃以添副教授的帶領下,燒傷整形與創面修復外科成為桂北地區第一家開展整形美容手術的醫院,也是桂北地區第一家開展斷指再植、耳再造、鼻再造、乳房再造、游離皮瓣移植修復體表缺損術、高難度的瘢痕攣縮修復術等整形外科手術的醫院,還大量開展了壓力性損傷即壓瘡和糖尿病足的手術治療,在廣西最早開展骨膜牽張術和抗生素骨水泥技術應用于慢性創面的治療,極大地提高了保肢率。同時大量開展了微創注射美容手術、隆乳術、綜合鼻整形術、重瞼術、眼袋整形術等美容手術。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以慢性創面治療和體表畸形整形為主、其他整形美容為輔的綜合性科室。病房設有??剖中g室,門診美容外科設有美容手術室。燒傷整形與創面修復外科現有醫生6人。副主任醫師3人,醫師3人;多人在廣西醫學會整形外科分會、廣西醫師協會整形外科分會、桂林醫學會整形外科分會擔任委員、常委和副主委等工作。燒傷整形與創面修復外科現有核定普通床位數37張,年手術600多例,門診手術1000多例。科室堅持臨床、教學與科研相結合,以應用基礎和臨床研究提高科室學術水平,推動臨床工作快速發展。燒傷整形與創面修復外科目前主要開展的項目如下:1、顏面及體表器官再造,如耳、鼻、口、唇、乳房、手指、陰莖、陰道等再造。2、各類美容外科手術,如仿生重瞼術、內外眼角開大術、眼袋成形術、隆鼻術、招風耳整形術、面部截骨等顏面五官整形,隆乳術、巨乳縮小術、乳房再造術等乳房整形,吸脂減肥、脂肪注射美容、面部年輕化新型線雕術,肉毒素除皺、瘦臉、瘦腿、除腋臭等,調Q型激光祛除紋身、面部色斑,狐臭根治。3、畸形缺損整形和修復,如唇腭裂、陰道閉鎖、象皮腫、褥瘡、糖尿病足、慢性潰瘍等診治,體表腫瘤和外傷缺損的修復等等。4、燒傷患者的救治及燒傷創傷瘢痕的診治及修復。5、體表慢性創面,如糖尿病足,糖尿病感染,壓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