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瞼下至就是通過人為造成下瞼退縮,使眼睛睜得更大。往往配合開眼角和上瞼提肌縮短,眼睛會比以前大很多,制造出楚楚可憐的、無辜的大眼睛。這一手術方式從日本起源,然后又傳到中國。很多愛美人士為了追求大眼效果,去做眼瞼下至。
具體來說,眼瞼下至通過手術將下眼瞼向下調整,從結膜入路,把下瞼的瞼板下緣切除,讓眼球外側的球結膜暴露增加,和開眼角手術類似,都是擴大了眼裂,增大眼白暴露的部分,讓眼睛看起來更大。眼瞼下至分為內切法和外切法,也可以內外切結合,做完之后眼尾會有一個向下的走勢,是自然的圓弧狀,看起來會給人一種無辜可愛感。
但是,眼瞼下至并不適合所有人。因為我們的下眼瞼本身隨著年齡的增大,就會出現下移外翻的情況,如果眼型本身沒有太大問題,提前通過手術的方式改變它,有可能會加速下瞼退縮,提前衰老,而且眼白暴露過多,反而會出現兩眼無神的情況,與追求美的初衷背道而馳。
眼瞼下至的術式:
1、內切法:在下眼瞼內側下2毫米處切口,用線將肌肉和結膜固定,將結膜縫合。
2、外切法:從下眼皮的外側切開,去除部分皮膚,將脂肪下移,用線將瞼板與肌肉固定。
什么人適合做這個手術呢?
1、吊眼。吊眼也稱上斜眼,眼尾明顯高于眼頭,眼睛看起來顯小,眼神也非常凌厲顯兇,做了眼瞼下至之后,可以明顯改善吊眼,既可以放大眼睛,也可以讓整個人的氣質溫柔許多。
2、下瞼倒睫。有的人的下眼瞼位置太高,會將瞳孔遮住太多,下睫毛經常扎到眼睛里,刺激眼睛流淚,影響正常生活。這個時候可以適當去除部分皮膚,改善下瞼倒睫,讓眼睛形態整體看起來更加自然漂亮。
為什么不建議做眼瞼下至?
因為一旦手術過度會破壞下瞼的正常生理結構,導致下瞼外翻、閉合不全等問題。
我們的下眼瞼本來就會隨著年齡增長出現松弛、下移,甚至外翻的情況,年輕時我們的下瞼支持結構比較牢固,一般不太可能出現下瞼退縮。
但如果盲目選擇了眼瞼下至手術,雖說短期內獲得了手術效果,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眼部周圍的結構支撐開始松弛,那么曾經超適應癥的選擇做了眼瞼下至術,就會加速衰老期下瞼退縮,讓下瞼提前進入了退縮狀態,因而當真的到了衰老期時,眼睛的下瞼退縮會比一般人更明顯,比同齡人更易顯老。
而且如果本身就不屬于適應癥范圍內的人進行了眼瞼下至術后可能還會造成眼白暴露過多,會顯得眼睛無神,適得其反。
我們的下瞼緣在我們年老時50歲左右就會出現退縮,不做下至也會退縮下來。而年輕時下瞼板力量較強,如果現在通過手術讓它退縮下去,等到年老時下瞼退縮得更厲害,這個時候還可能需要手術再矯正回去。這樣其實是違背醫療原則的,我們做任何手術都應該盡量減少創傷。
眼瞼下至只是一項非必要的眼睛改善項目。如果是有點吊梢眼,不喜歡這個形態,可以做眼瞼下至來改善。吊梢眼的眼睛就是外眼角太高,過度上斜,高于內眼角,導致眼裂暴露度不夠,顯得兇狠。那么做下眼瞼下至,可以改善下眼瞼傾斜度,擴大眼裂暴露度,會變得好看,但是如果黑眼球露出度足夠,沒有吊梢眼,就沒必要做這個手術了。
這項手術要求的也非常精細,如果沒把握好,可能會導致很多并發癥,像是閉合不全、下瞼外翻、臥蠶消失、眼睛容易疲倦流淚、眼睛不舒服等等,出現這些問題的話,修復起來也很麻煩。所以就是不要盲目追求夸張的眼瞼下至,如果自身沒有外眼角過度上斜狀況也不必要做這項手術,以免破壞了原先的生理結構。
通常情況下,建議你多做一個項目或者拒絕幫你做手術,都只是為了給你比較好的手術效果!整形手術需堅持適度原則,有些手術做完之后變化不會很明顯,沒有必要白白挨一刀。
免責說明:本文由網友自由發布,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站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