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脫發正常嗎?
1、關于頭發
人的頭發是周期性生長的,分生長期、退行期和休止期。生長期的頭發,一般每個月長1厘米,頭發85%以上都屬于生長期,休止期的毛發大概占10~14%左右,退行期的毛發占1%。處于休止期的頭發在洗頭、梳頭或搔頭皮時,將隨之脫落。
2、關于脫發
多數人一般每天脫落不超過100根,屬于正常現象,不必在意。如果每天脫發超過100根,且持續超過2個月以上,基本可確診脫發。
主要癥狀:頭皮油膩、毛囊萎縮,頭發脫落,易斷,有多無彈性。
二、為什么脫發會找上你?
1、雄激素性脫發
也叫雄性禿。以前這種脫發被稱為溢脂性脫發:頭發脂肪分泌增多,堵塞頭皮毛囊造成脫發。
最新研究認為,造成雄性禿的因素是血液中循環的雄激素二氫睪酮(DHT)攻擊毛囊,造成毛囊萎縮。這與基因表達相關,所以更新了說法。
不管叫不叫脂溢性脫發,你也要勤換洗枕巾和枕頭套,不要油膩膩的喲。
2、病理性脫發
患上急性傳染病或頭部皮膚受真菌感染、甲狀腺功能紊亂、一些藥物療程(例如化療)等情況都可能導致脫發;一般等身體康復或停藥后,頭發會重新長出。
3、營養性脫發
過度節食減肥會造成消化吸收機能障礙,難以有充足的蛋白質、鐵、鋅質等營養供給頭發毛囊,導致脫發。
4、精神性脫發
長期精神壓力作用下,為毛囊輸送養分的毛細血管會收縮,妨礙血管向毛囊輸送營養,頭發生存環境質量不好,就會離開你。精神壓力太大會引起頭皮上的立毛肌收縮,讓血液循環不暢,同時也會引起皮脂腺分泌過多油脂,降低頭發的生存質量,導致發際線后退。
精神原因導致的發際線后退一般都能自愈,減輕精神壓力、改善睡眠狀況后這種情況就能好轉。
5、產后脫發
懷孕時孕婦體內雌激素量增多,雌激素可能會促進頭發生長,并且延長頭發“退休時間”。
寶寶出生后,產婦體內雌激素含量開始減少,體內性激素的比例恢復到孕前正常平衡狀態,一些頭發就“光榮退休”了。雖然這時也有新的頭發在萌生,但總體來說,掉的比長的多。
6、化學性脫發
燙發劑、染發劑、洗發水中的一些化學劑會導致頭發油脂分泌過多,甚至出現毛囊堵塞的問題。一旦毛囊受損令頭皮的狀況變差,發根很難吸收營養,頭發就會變得很不牢固,容易導致脫發。
三、為什么脫發總是先脫前額和頭頂?
主要有兩點原因:
1、人體后枕部毛囊結構非常牢固,堪稱“長壽毛囊”。
2、前額或中央毛發就弱了,存在先天性缺陷,會受遺傳、激素、藥物、精神、環境等因素的影響。
四、六招有效防脫發
1、少熬夜,睡好覺
充足的睡眠可以保證體內各種激素的正常分泌,讓皮膚和毛發進行良好的新陳代謝。應盡量保證在23時前睡覺,每天睡夠8小時。
2、燙染間隔3個月
過多地染發、燙發,使頭發失去光澤和彈性,甚至變黃變枯,更易脫落。過多使用吹風機,會破壞毛發結構,損傷頭發。因此,如果需要染發、燙發,最好間隔3個月。
3、少吃油膩辛辣
保持飲食均衡,少抽煙、節制飲酒,少吃油膩多糖及辛辣食物,不要猛吃核桃、芝麻。
4、洗頭別太勤
最好每2-3天洗一次頭發,將洗發水搓出泡沫再涂抹在頭發上,輕搓頭皮,清除多余皮脂。頭發易出油的人,可適當增加洗頭頻率。
5、強烈太陽光下戴帽子
長期日曬、空調房中或空氣濕度過低的環境,都不利于保護頭發。建議陽光直射的日子出門戴帽子,并減少空調直吹。
6、養成正確的洗護習慣
1、 洗頭前梳順
能除去頭發間的污垢,把皮脂帶到頭發表面,形成天然防護層,還能避免頭發糾結在一起。
2、用棉質舊T恤擦干
用偏硬或毛巾使勁擦頭易摩擦發絲,可用干凈舊棉T恤吸干頭發水分。
3、溫風吹頭發,冷風吹發絲
電吹風會傷害頭發毛鱗片,要盡量少用;可用低溫檔來吹干頭皮,再用冷風吹干發絲。
4、盡量散著頭發
馬尾辮易造成發根松動,導致脫發、發際線上移。披散著頭發可以讓頭發不受束縛,自然生長。
5、 使用絲綢枕頭
絲綢材質的枕套不易起靜電,且表面光滑,能減少摩擦,與棉質、化纖相比,對頭發傷害更小。
五、什么情況下的脫發要治療,可以怎么治?
有家族史,發際線上移明顯能看見頭皮,脫發每日超過100根且連續2個月,就一定要去看醫生,不要失去最佳治療時機。
1、采用藥物治療,控制激素正常水平
目前對雄激素性脫發的治療通常是口服加外用藥物,且需要長期用藥。常用藥有米諾地爾、非那雄胺等,使用時一定要遵醫囑。
2、考慮“植發手術”
如果毛囊徹底萎縮不能恢復,可以選擇植發;中晚期發際線后移,光禿禿了,只能植發;
注意:有高血壓、糖尿病和凝血功能障礙等基礎疾病,且手術區域的皮膚有感染性疾病(癬及各種皮炎等)的人群都要先由醫生面診決定。
3、用神器:發際線陰影粉
用刷子把粉掃、涂在發際線上,從而達到理想效果……
4、終極絕招:留劉海/戴假發 / 理板寸或光頭
典整形網專家提醒: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整形美容已成為了當代人追求時尚的必經之路。然而整形有風險,蛻變需謹慎,整形美容畢竟是一項高端手術,對醫療設備及醫師的要求都相對比較苛刻,稍有不慎,就有毀容、毀型之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