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狀耳又稱卷曲耳或垂耳,杯狀耳畸形對容貌影響較大,還會影響戴眼鏡,讓你從此自信不起來,杯狀耳整形手術是矯正這一畸形的有效方法,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杯狀耳整形手術,幫你告別杯狀耳,讓你重獲美麗不留遺憾。
耳廓畸形絕大部分都是由于先天性的原因引起的,如遺傳,母親懷孕期間受到梅毒、病毒,特別是風疹病毒的感染;孕婦服用某些藥物或患有代謝性、內分泌紊亂等疾病,或接觸某些化學物質及放射線等,均可導致胎兒耳發育的畸形。先天性原因引起的往往不單純是耳廓的畸形,還伴有外耳道、中耳及其他結構的異常。后天因素如耳廓外傷、感染等也可造成嚴重耳廓畸形,有的可以并發外耳道狹窄或閉鎖,但一般不伴有中耳畸形。
杯狀耳畸形對容貌及生活影響較大,因此一般皆應手術整形。較常見的手術方法是在耳廓后內側面,及耳輪緣至少1cm處做一與耳輪上緣平行的切口,以暴露卷曲變形的軟骨;然后弧形掀起,適當的放置于耳舟處軟骨的后內側面,用細絲線間斷縫合數針固定。如形成的耳輪卷曲不明顯,可應用劃痕法使其卷曲。
海口杯狀耳分型
杯狀耳根據畸形的程度可分為3型:I型畸形最輕,顯示上部耳輪較寬并向前下方呈銳角彎曲;Ⅱ型耳輪緣彎向耳甲艇、對耳輪及其后腳發育不良或后腳不存在;Ⅲ型畸形最嚴重,整個耳郭縮小呈管狀,耳舟及對耳輪形態消失。
海口杯狀耳整形手術方式:
(一)“V—Y”法
此法適用于輕度者Ⅰ型杯狀耳,僅有耳輪緣緊縮者。手術方法是“V”形切開耳輪腳和耳輪前上部的皮膚和軟骨,做“Y”形縫合,使耳輪腳向后上方復位,并根據杯狀耳畸形的情況糾正對耳輪和耳廓與顱側壁的正常角度。
(二)軟骨瓣法
此法適用中、重度者Ⅰ型杯狀耳耳輪緣輕度緊縮伴耳廓上部耳軟骨自行折疊者。手術方法是在耳廓后內側面距耳輪緣至少1cm處做一與耳輪上緣平行的切口,以暴露拳曲變形的軟骨;再弧形切開耳輪緣拳曲的軟骨,將其形成一旗狀瓣掀起,適當地放置于耳舟處軟骨的后內側面,用細絲線間斷縫合數針固定。如形成的耳輪緣拳曲不明顯,可應用劃痕法使其拳曲。
此法可延長耳廓的長度,恢復耳輪的正常外形。對于伴有明顯招風耳畸形者,則可按招風耳的整形方法形成對耳輪、減少耳甲寬度等。
(三)混合皮瓣法
此法適用Ⅱ型杯狀耳耳輪和耳舟均有不同程度的缺失或畸形。手術方法是在耳廓上方做“Z”型切口切開皮膚,連同皮膚切口一起切下一條軟骨成為軟骨皮膚瓣,并在耳廓軟骨上部做放射狀切開。將皮膚軟骨瓣轉至耳廓上部邊緣,軟骨做固定縫合。縫合轉位后的軟骨皮膚瓣及耳后切口。
(四)耳甲復合組織瓣上旋法
此法適用耳廓上半部缺損較嚴重的杯狀耳。手術方法是:
1.于耳廓后側和乳突部形成一個蒂在上方的舌狀皮瓣,其長寬比例可達4~5∶1。
2.皮瓣前側切口向耳輪腳前方延伸經耳輪腳和耳屏之間進入耳甲,從外耳道外后緣抵達耳屏切跡處,再彎向對耳輪內側向上反折,切透軟骨及前后側軟骨膜,于后側軟骨膜深處剝離,逐步掀起軟骨瓣。
3.將上旋后的耳甲軟骨與深部組織固定1~2針,即可構成耳廓的上半部。
4.縫合耳后方切口,使過大的顱耳角縮小恢復正常。
5.將耳后皮瓣覆蓋在耳甲軟骨上旋后出現的創面上。也可將皮瓣的一段卷縫成管狀,以有助于耳輪的形成。
6.復合組織瓣上旋后的耳甲供區創面,取全厚皮片修復之,縫線包壓法固定。
杯狀耳手術常見的并發癥及其處理
(一)皮片、皮瓣壞死主要是由于手術創傷較大,皮瓣血運受到影響,有時感染也可導致
預防方法是選擇合適的術式,術中注意無菌無創。
(二)畸形復發其原因主要是軟骨未能固定在修復后的位置上,即軟骨彈回所至。需要再次手術重新修復。另外術式不合理也可導致。
(三)感染杯狀耳畸形矯正術操作較復雜,術中應特別注意無菌操作以預防感染。
杯狀耳整形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