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在針對全國整形美容行業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前國內醫療整形美容工作存在服務資源分布不均、機構良莠不齊、行業內不正當競爭、醫療事故頻發等突出問題,衛生部門對醫療整形美容行業發展的支持力度不大,在個別地方監管工作薄弱。
于整形美容行業內部而言,這一衛生部的表態讓業界人士深感焦慮和緊迫,面對監管部門、消費者、行業機構自身三方面的需求,在經歷了2010年轟動全國的“超女王貝整容事件”所引發的行業動蕩之后,國內整形美容行業提出了對于行業責任的深度思考,2012年,整形美容行業必將面臨重新洗牌,新的行業內部自我調整中顯示出過去十年中整形美容行業從未出現的態勢。
朝陽產業身陷困境,“這把火燒得太旺了”
用“朝陽產業”來形容國內整形美容行業一點也不為過,在過去的10年里,全國整形美容行業的發展呈現幾何級數增長,這一在上世紀90年代后期起步發展的新興產業中,近年來每年全國的整形手術是以200%的速度在增長,全國整形美容行業從業人數據不完全統計至少已經達到百萬。
推動這一產業迅猛發展的是近年來過年的美容消費熱潮,這股崇拜“超越自然美”的消費思潮已成為繼房地產、汽車、旅游和電子通訊產品之后的一大消費熱點來源。來自行業內的數據顯示,僅在2009年,國內接受醫療整形美容服務的人數就達300余萬人次,但同時也有2萬多起因整容而毀容的案例。
“物極必反”在任何行業都是一個衡量行業發展態勢亙古不變的道理,近幾年來國內整形美容機構如雨后春筍般的遍地開花,在光鮮亮麗的廣告宣傳背后卻掩蓋了行業歸屬不明確、行業自律能力差、缺乏行業標準、市場競爭混亂的問題。“整形美容這把火燒得太旺了,可是卻沒有人關注這火應該怎么燒才能長久。”
行業重新洗牌 責任意識升級
在消費需求逐年增長與行業亂象并存的矛盾中,整形美容行業如果不加以規范,長期下去,將會使整個行業愈發混亂。行業內機構的全體整頓、重新洗牌、凈化市場必不可少,同時也急需一個公認的行業領導團體去統領引導,而行業內部在洗牌后整裝待發之時,企業責任意識的升級與踐行則迫在眉睫。
有業內人士表示,我國整形美容行業將在2012年開始的新十年當中進入一輪新的“大升級”跨越式發展階段,小規模的零散專科醫療機構開始向集約化與規模化的醫療整形美容連鎖機構發展,而在這個行業洗牌與轉型的關鍵時期,行業領頭機構在責任意識的帶頭表率也將使得整形美容行業得到一次全面的“整形”機會。
政府有關部門在加大支持力度和監管力度、重視人才培養、完善行業相關法律法規的同時,更為提倡行業的企業責任思考,同時我們也看到,行業相關協會以及醫療整形美容機構自身都在以“責任”自律--行業發展的責任、機構自身經營的責任、對于消費者的責任--這一“責任金三角”促使整個行業的機構在設備、醫療、服務水平這些硬實力的競爭上,更注重企業軟實力與責任承擔的戰略思考。
小編寄語:希望整形行業能力推企業責任形象,以求在重新洗牌后的整形美容行業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