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形瓣雙側唇裂修復術(Tennison)
1、定點,劃線 在鼻小柱兩側鼻基底線上確定點1、2,在兩側鼻翼內側面的鼻基底線上確定點7、8,在中央唇下外方確定點3、4,在點3、4的內上方確定點5、6,使∠135=∠246=60°角。再按三角瓣法(Tennison法)的外側定點技術確定雙裂隙外側的點9、11、13和點10、12、14,使7~11=1~3=2~4=8~12及11~13=9~13=3~5=4~6=10~14=12~14,點5與6距離大于中央唇寬度1/3,否則會危及推移向下的中央唇瓣的血運。
2、切開、分離、縫合 按定點劃線切開、止血后,分離裂側外側口輪匝肌,向中央拉攏縫合。在縫合肌肉之前首先縫粘膜,并加深上齒齦溝[圖1⑵]。然后按皮膚定點縫合,點1與7,2與8,3與11,4與12,5與13,6與14,3與9,4與10相對縫合。用兩側紅唇加厚中央唇及成形唇珠,使上唇接近正常結構。該法特點切除組織少,中央唇短小者術后上唇短。
矩形瓣雙側唇裂修復術(Barsky)
1、定點,劃線 首先按圖2確定點1、2、3、4、5,點5位置于3、4點之間,使1~3=3~4=2~4的距離。在裂隙外側確定點6、10、8、12與7、11、9、13,使6~8=7~9=1~3,10~12=11~13=1/2(6~8)=1/2(3~4)。因此點10、11位于各自6~8和7~9的中點,6~8與10~12和7~9與11~13呈垂直形。上唇高度等于(1~3)+(10~12)的距離。
2、切開、分離、縫合 按設計全層切開兩側裂隙的短形瓣。中央唇切口將粘膜層向內翻轉,形成1342矩形皮瓣,縫合兩側粘膜后,再將兩側口輪匝肌復位縫合在中央唇矩形皮瓣之下,其后縫合皮膚各點,即1與6,3與8,2與7,4與9,12與13,10、5、11相對縫合。最后將兩側唇粘膜交錯縫合以增厚上唇并成形唇珠。該法特點切除組織較多,上唇無弓背,呈扁平形,術后上唇短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