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再造的對象包括:先天性小耳畸形、外傷性耳廓缺失以及由燒傷等原因造成的耳廓完全或部分缺失。 先天性小耳畸形的發生率在歐美為6000:1,在日本為4000:1;在我國,根據初步的統計,發生率也在4000:1左右。小耳畸形以右側較多,約為60%,左側為33%,雙側小耳為7%。典型的小耳畸形病人的殘耳形狀像花生,以后隨年齡也不會長開,因此只能通過手術來再造一個正常大小形狀的耳朵。
外耳再造的年齡
應從生理上和心理上兩方面考慮。心理上,兒童對身體的意識通常在4-5歲時形成,那么在小孩進入學校之前進行耳再造是比較理想的,使他/她們免于遭受同伴的嘲諷而產生心理上的損傷;另一方面,目前一般認為耳支架材料以自體肋軟骨最為理想,因此要到肋軟骨生長到能提供足夠的軟骨構建支架才行,這在5歲以前是不大可能的,因此手術年齡一般在5歲以后,上小學以前。
外耳再造的手術方法
我們用自體肋軟骨形成耳支架,這樣再造的耳朵是真的,有血液、有感覺,還可以隨年齡生長。外耳再造是一個很復雜的手術,方法很多。耳朵是由皮膚與軟骨支架構成的,因此外耳再造首先就得考慮這二個因素。耳支架目前一般認為自體肋軟骨最為理想;皮膚則以乳突區無毛皮膚最好。根據如何使用乳突區皮膚的原則,能將手術分為好幾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