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整形網
首頁 整形資訊 醫美貸卷土重來!監管新規下,如何避開『美麗陷阱』?

醫美貸卷土重來!監管新規下,如何避開『美麗陷阱』?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25-06-26 16:10:03

  醫美貸的“卷土重來”往往伴隨著隱蔽性更強的套路,但監管新規已明確劃定紅線。消費者需從以下維度構建“防火墻”,避開以“美麗”為名的貸款陷阱。

?

  醫美貸卷土重來!監管新規下,如何避開『美麗陷阱』?

?

  一、識破醫美貸新套路

?

  1、“免費”背后的連環計

?

  警惕“0首付0利息”“先美麗后買單”等話術,實為誘導分期,實際年化利率可能超36%(法律紅線)。

?

  案例:某機構以“免費體驗”吸引客戶,術后要求支付高額“耗材費”,并強制綁定貸款。

?

  2、場景化滲透

?

  貸款嵌入醫美APP、直播平臺,甚至與網約車、外賣平臺合作推送廣告,利用生活場景降低警惕性。

?

  3、“醫美顧問”變貸款中介

?

  部分機構與小額貸公司勾結,以“資質審核”為名套取個人信息,未經同意擅自辦理貸款。

?

  二、監管新規核心防線

?

  根據《關于進一步規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醫療美容貸款風險提示》等文件,重點防范:

?

  禁止向無還款能力者放貸(如學生、低收入人群)。

?

  禁止“醫美貸”產品過度營銷(如夸大宣傳、誘導分期)。

?

  強制信息披露:貸款機構需明確展示實際年化利率、違約責任等關鍵條款。

?

  三、避坑實操指南

?

  1、術前“三查”

?

  查機構資質:登錄國家衛健委官網,確認機構是否持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且診療科目含“醫療美容科”。

?

  查醫生資格:醫生需具備《醫師執業證書》及醫療美容主診醫師資格,可通過“醫生執業注冊信息查詢”系統驗證。

?

  查貸款合規性:要求機構出示合作金融機構名單,確認其是否持牌(如消費金融公司、銀行),拒絕與無資質第三方合作。

?

  2、合同“四必看”

?

  利率表述:警惕“日息低至X元”等話術,要求明確標注實際年化利率(IRR計算法)。

?

  費用清單:確認是否包含“咨詢費”“服務費”“保險費”等額外收費,總成本是否超LPR4倍(當前約15.4%)。

?

  違約條款:注意逾期罰息上限(不得超過貸款利率的50%),及是否有“暴力催收”免責條款。

?

  退出機制:明確提前還款是否需支付違約金,及術后效果爭議如何終止貸款合同。

?

  3、支付“兩不做”

?

  不掃個人收款碼:正規機構應通過對公賬戶收款,個人轉賬可能涉及偷稅或詐騙。

?

  不授權自動扣款:謹慎簽署《代扣授權書》,避免貸款被劃至非合同約定賬戶。

?

  四、維權路徑

?

  證據固定:保存術前術后照片、聊天記錄、繳費憑證、合同原件等。

?

  投訴渠道:

?

  金融糾紛:撥打12378(銀保監會投訴熱線)或通過“全國12315平臺”舉報。

?

  醫美糾紛:向當地衛健委、市場監管局投訴,或通過“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三正規醫美平臺”在線舉報。

?

  法律救濟:

?

  遭遇“套路貸”可報警,涉嫌經濟犯罪的由公安機關立案。

?

  民事糾紛可向法院起訴,主張合同無效(如利率違法)或撤銷(如欺詐)。

?

  五、理性消費建議

?

  量力而行:醫美消費不應超過可支配收入的30%,避免“以貸養美”。

?

  延遲滿足:對沖動消費設置“冷靜期”(如72小時),避免被營銷話術裹挾。

?

  保險對沖:部分機構提供“醫美保險”,可覆蓋手術失敗導致的修復費用,但需仔細閱讀免責條款。

?

  免責說明:本文由網友自由發布,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站進行刪除。

熱門資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