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吸脂
取耳垂下方、口角紅白唇線、頦部正中等處為穿刺進針點,一般切2mm切口,采用注射器或新一代聚能振波吸脂儀,將直徑2-3mm吸脂針刺入皮下脂的層,將脂肪吸出,抽吸時要注意抽吸的均勻性,直到滿意為止。同時應保留約5mm厚的皮膚脂肪層,一般面頰可吸出脂肪量為10~30ml,顴部約5~30ml,下頜部約20~35ml。
去咬肌
咬肌肥大又稱咬肌良性肥大。人體咀嚼肌包括:咬肌、顳肌、翼內肌、翼外肌等。所以咬肌肥大的發生一般又認為與人咀嚼習慣和飲食習慣有關。咬肌肥大多伴有下頜角肥大、下頜角外翻等情況發生,所以臨床上又將咬肌肥大稱為下頜角肥大或咬肌良性肥大,臨床上單純去除肥大咬肌的情況比較少,如咬肌確實肥大一般手術多在去除下頜角的同時去除部分咬肌。
1.剝離法去咬肌
通過剝離咬肌的附著點及改變附著面積,3個月后肌肉開始發生重建性萎縮,6個月左右軟硬組織再建輪廓與曲線穩定。
2.摘除法去咬肌
對部分咬肌進行摘除。
3.藥物注射法去咬肌
是較為簡單有效的方法,咬肌內注射特定藥物,使咬肌部分萎縮,但不影響咬肌的基本生理功能。注射后最佳效果在1~3個月顯現,效果可持續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