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營
- 美容醫院
- 20年以上
仿生種植牙概述:
種植牙也叫人工種植牙,并不是真的種上自然牙齒,而是通過醫學方式,將與人體骨質兼容性高的純鈦金屬經過精密的設計,制造成類似牙根的圓柱體或其他形狀,以外科小手術的方式植入缺牙區的牙槽骨內,經過1~3個月后,當人工牙根與牙槽骨密合后,再在人工牙根上制作烤瓷牙冠。因不具破壞性,種植牙已被口腔醫學界公認為缺牙的首選修復方式。
仿生種植牙適應癥:
從恢復缺失牙齒的美學效果和功能來說,種植修復是首選方式。從理論上說,種植修復適用于所有類型牙齒的缺失。
1.全身情況良好,身心健康、骨骼和牙齒發育已定型者的成年人。
2.頜骨、牙槽骨手術及外傷后至少6個月以上,拔牙后至少3個月之后,骨缺損已恢復,種植床骨形態及質量良好者。
3.口腔軟組織無明顯炎癥、病損者。
4.患者本人有明確要求,經濟條件許可者。
5.專業醫師進行口腔檢查,拍全景X光片和做血液常規檢查,如有出血性疾病、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在該病治療穩定后,方可接受牙種植術。
仿生種植牙術后護理:
微創種植牙術后:
1.微創種植牙由于創傷小,術后克正常飲食,餐后可用漱口液漱口,保存口腔衛生,食物不要過熱。
2.由于患者體質及手術過程不同,少數患者可能會有輕度局部腫脹,一般1-3天左右會逐漸消退。
3.術后口服抗生素,預防感染。
4.微創種植牙沒有縫合過程,所以術后無需拆線。
標準種植牙術后:
1.術后24小時內不要刷牙及用清水,因過頻漱口可以導致漱口滲血,但餐后可用漱口液漱口,防止口內食物殘渣殘留,術后2小時即可適量進食飲水,食物不要過熱。
2.術后常規使用抗生素。對于簡單的種植手術(種植體數量少,手術時間短,患者身體恢復良好),術后給與口服抗生素,復雜的種植手術需要靜脈應用抗生素,以預防感染。
3.由于患者體質及手術過程不同,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手術反應,有些患者反應較輕或無反應不適反應,有些則會出現局部水腫及瘀斑,一般持續3-5天左右。
4.術后患者一般僅有輕微的隱痛或不適,不需服用止痛藥,但如果患者敏感或感覺局部較疼痛,術后當天可以加用止痛藥,如果正常情況下,手術24小時后,患者不再會有持續的疼痛感覺。
5.常規術后7-10天拆線,及時拆線可以預防局部感染。
仿生種植牙基本過程:
種植過程:
1、X光拍片檢查,確定方案,約定復診時間。
2、植入種植體(又稱人造牙根),手術時間約為15分鐘;術后佩戴臨時活動假牙,可正常飲食,3個月后待種植體將與頜骨完全融合后復診。
3、取模、制作、試戴、安裝烤瓷牙冠,種植體鑲牙完成。目前種植牙的15年存活率遠大于90%,且有使用30年以上的輝煌記錄,它的失敗率低于人類自身牙齒的失牙率。
第一步:
1.治療前醫患溝通,充分了解病人的期待和愿望。
2.排除急性病理狀態、急性感染。
3.對沒有治療價值的牙齒,根據具體情況擬定拔除時間。
4.調改或制作臨時性修復體,使它具有恰當的垂直距離、牙弓形態及頜平面,能完成一定的功能和維持一定的美學要求。
第二步:
1.牙周病牙的治療確不能保留的牙齒予以拔除。
2.相鄰病灶牙根管治療。
3.種植前手術,包括:軟組織成形術、牙槽嵴成形術、牙槽骨增量、上頜竇提升等無法與種植體植入同期進行的手術。
4.制作手術導板。
第三步:種植手術。
第四步:
1.骨整頜期應維持種植區無創健康環境。
2.制作過渡義齒,保證種植區無創基礎上,讓病人有一能行使一定功能,具有美學外觀的過渡性修復體。
3.完成牙周治療和相繼的維護步驟。
4. 完成所有的根管治療及必要的牙冠預備。
第五步:
1. 暴露種植體(埋植式系統,如非埋植式則無此步驟),放入牙齦形成器。
2.牙齦成形。
3.重新評估,并按要求拔除對預后有影響的任何余留天然牙,完成牙齒預備。
第六步:
1.印模。 口腔網好,好口腔網2.試戴,將制作完成的金屬鑄件放入口內試戴,確定達到被動就位,攝片證實基臺與種植體間無任何間隙。
3.修復體(種植義齒)就位必要的攝片證實就位狀況。
4.調整咬頜。
5.固定。
第七步:
維護及隨訪,口腔衛生和家庭維護指導。
仿生種植牙維護:
種植牙的維護主要是由患者本人進行的,需要日常口腔衛生保健和定期的牙醫專業的口腔保健相結合。
日常保健包括選擇適當的工具清潔種植牙,注意選用軟毛牙刷、摩擦性比較小的牙膏、靈活的單束牙刷、有效的牙線、中間部分帶尼龍保護的牙縫刷等,或者選用適合的電動牙刷、口腔沖洗器等;不吸煙,避免用種植牙咀嚼硬糖、干果、骨頭等需要用力過度的食物。
每半年定期復查時,牙醫會仔細檢查種植牙齒的情況,并用特殊的工具根據具體情況清潔種植體及其周圍組織。
良好的維護對種植牙的使用壽命是十分有益的,患者都應該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保健習慣。
種植牙的禁忌癥:
1、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結核病、糖尿病、血液病;患有高血壓、心臟疾病、腦血管等疾病;
2、患有精神疾病、心理素質不穩定者;
3、有吸毒、酗酒、嚴重精神衰弱、身體素質差者;
4、對種植手術來說上述疾患都是禁忌者。但是,其中有相對禁忌和絕對禁忌之分,對于患者的可逆病癥,在通過治療得到控制或治愈后仍可進行種植牙手術和修復。種植牙雖然是小手術,但對某些局部情況也有禁忌,如口腔內軟、硬組織的各種炎癥;
5、未治愈的口腔內各種良惡性腫瘤;
咬合異常及錯、畸形、張口受限者。牙床骨嚴重吸收萎縮導致骨量不足,種植體植入時上頜可能穿入上頜竇、下頜進入下頜管者,均不適直接種植,可在植骨改善骨量的條件下同期或延期種植。另外,對有嚴重磨牙習慣及口腔衛生不良者也為禁忌。
仿生種植牙三大系統:
1、奧齒泰種植系統,種植牙形態逼真美觀,感覺象真牙一樣而且可以咀嚼食物,是科學技術進步為人類提供的第三副牙齒,常被患者戲稱為“種牙得牙”。
2、費亞丹種植系統,擁有臺階型獨創的根型種植體,為種植牙的最后完成造就完美的“根基”。費亞丹種植系統具有制作臨時冠和橋的臨時基臺,可以幫助形成自然的牙齦形態,并且通過“逐漸負重”的理念來防止牙槽骨因重建而導致過度的吸收。該系統專有的內六角連接方式,能夠提供良好的抗旋轉性和極大的穩定,是單牙修復的極佳選擇。
3、ITI種植體是瑞士Schroeder和Sutter于1974年研制的。ITI種植體為純鈦制成,表面為等離子涂層,空管的管壁上有孔。分有中空開口圓柱狀種植體、閉口圓柱狀種植體和中空雙藍圓柱狀種植體。ITI種植體屬即刻型種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