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立
- 20年以上
皮瓣移植介紹
皮瓣移植術,是通過特定的技術從自身其他皮膚完好部位提取皮瓣,經過處理后,將皮瓣移植到需要修復的疤痕部位,皮瓣成活后,就會跟血管結合一致,形成自然的皮膚組織,從而有效的修復疤痕。
皮瓣移植的優勢:
1、皮瓣的轉移后,由于帶有全層皮膚和豐富的脂肪組織,其收縮性遠較游離植皮小得多
2、可耐受外力摩擦,并能保持皮瓣轉移前原有的色澤。
3、皮瓣在美容整形術中,能覆蓋深大創面,保護深部組織,對器官、體形的美容整形是一種理想的材料。
皮瓣移植術后注意事項:
1、嚴密觀測皮瓣血運:可經過皮溫、皮膚顏色、腫脹程度、毛細血管反應等指標,耐心細致地全面觀測,綜合推想,及早發現問題,以求早期處理。
2、皮膚顏色:主要觀測移植組織膚色是否紅潤、蒼白、紅紫。因人體各部位膚色不一樣,觀測時注意既要與供、受皮區四面膚色相比,又要與受皮區膚色相比。若皮膚顏色變淺或蒼白,提醒動脈血供不足,有栓塞或痙攣。相反,顏色大片或整片變深應考慮靜脈血回流受阻。隨著血栓加重,繼而變為紅紫或黑紫。
3、皮溫:注意與鄰近正常組織相比較。一般移植皮瓣溫度與健側皮溫相差0.5℃-2℃,若比正常皮溫相差低于2℃,提醒將發生血液循環障礙。如皮溫忽然增過正常范圍,且局部有刺痛感覺或疼痛持續加重,提醒有感染可能。移植的皮瓣常用多層紗布遮蓋,以防受外界溫度影響。
4、腫脹程度:術后皮瓣均有水腫過程,3-4天后靜脈逐漸勾通,皮瓣靜脈回流即可迅速改善而消腫。根據腫脹程度可出現皮紋存在、皮紋消逝、水泡。動脈血供不足皮瓣塌陷,皮紋增多;靜脈回流受阻,皮紋消逝,張力增大,表面光亮,有水泡或皮紋出血,如消息脈同時栓塞時,腫脹程度不發生變化。
5、毛細血管反應:用棉簽壓迫皮瓣皮膚,使皮膚顏色變白后移去棉簽,皮膚顏色即轉為紅色。這段為毛細血管充盈,正常為1-2s,如果毛細血管充盈緩慢或消逝,則可能是血液循環中斷,應立即引起注意。筆者以為觀測毛細血管充盈應與其他指標綜合分析考慮。
6、推想皮瓣生長情況:可用釘頭刺入皮瓣內5mm,拔出后輕輕擠壓四面組織,若有鮮紅血液溢出,說明正常。若反復針刺后仍不見血液溢出,說明可能存在動脈危象;若暗紅色血液溢出,說明靜脈血流受阻。發現上述情況應及時通知醫生處理,以免肌皮瓣壞死。早期發現,早期處理是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