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立
- 20年以上
皮瓣移植介紹
皮瓣也稱帶蒂移植皮膚。現代醫學觀點認為,皮瓣是由皮膚和皮下組織構成的組織塊,可以從身體的一處向另一處轉移。在轉移過程中需有一個或兩個蒂部相連接,也可暫不連接,移植后再進行血管吻合。 皮瓣的血液運輸和營養在早期完全依靠蒂部供應。當皮瓣在皮膚移植處愈合后3周左右,又逐漸建立起新的血液循環系統,這時就可以切斷蒂部,皮瓣移植過程也就結束了。有時,有的皮瓣也可以不斷蒂,比如象局部旋轉皮瓣或推進皮瓣等。
皮瓣移植適用于哪些部位?
l、保護骨,關節、大血管、神經及眼球等重要組織和29宮;
2、鼻、唇、耳、眼瞼、眉毛及舌、食管等的再造:
3、面癱、上瞼下垂的功能重建:
4、面頰、鼻、上腭及口底等部位的洞穿性缺損;
5、慢性潰瘍,放射性潰瘍及放射性骨髓炎;
6、深層的組織缺損創面,為獲得滿意的外觀效果。
皮瓣移植術前注意事項有哪些?
1、心理護理手術后被動體位時間久難受,生活絕對不能自理,要有心理準備。
2、協助做好各種檢查,肝、腎功能,心電圖,出凝血時間測定。
3、術前訓練床上大小便,以適應術后臥床需要,勸其戒煙。
4、術前野皮膚準備術前 1d備皮,包括受區與供區皮膚,手術晨用 75%乙醇消毒后用,無菌敷料包扎。
5、術前,做血型測定、備血,完成常規藥物的敏感試驗。
6、手術晨按醫囑使用術前用藥。
常用的皮瓣移植手術方法有哪些呢?
1、局部旋轉法局部旋轉皮瓣就是利用創緣周圍的部位皮膚組織作成皮瓣,經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一定角度,轉移至缺損部位使創面閉合。
手術步驟:在設計局部旋轉皮瓣時,其長徑須較創面長徑為大,否則移植后縫合過緊,不僅傷口易因有張力而裂開,且對皮瓣血遠亦有嚴重影響。按設計切開、分離皮瓣,旋轉覆蓋創面。皮瓣旋轉后,在蒂的近缺損側可因旋轉角度大小的不同而出現輕重不等的皮膚皺襞,稱“貓耳”。角度愈大,愈為明顯。此皺襞不可馬上切除,須留待術后自行舒平或于另一次手術修整,否則可使蒂部寬度變窄,致皮瓣因血運障礙而發生壞死。皮瓣移植后的供皮區創面有的可以直接縫合,有的則需移植皮片閉合。
2、局部推進法局部推進法就是利用皮膚的延伸性,在創面周圍的皮膚上形成皮瓣,并將皮瓣向創面作垂直方向的推進,以使創面閉合。V-Y形成形術即屬此類方法。
步驟:根據創面皮膚缺損情況,在創面一側的皮膚上作一V形切開。兩側切開端應與創緣有適當距離,以保持皮瓣的血運。在皮下分離,形成皮瓣。然后,將皮瓣向前推進,縫合于創緣,閉合創面。供皮區創面可用V形切開的兩側緣稍作分離后拉攏,作Y形縫合。同樣,也可用Y形切開、V形縫合來修復創面。狹長的皮膚缺損,可直接在缺損創緣的兩側各作一垂直切口,切口間形成皮瓣,利用皮膚延伸性,向前推進,閉合創面。